番外 新的年号-《大明:穿越崇祯帝,开局一根绳》
第(3/3)页
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。
明代以前。
遇到内忧外患,或者重大的事情需更改年号。
(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夫妇,他本人使用了十四个年号,武则天登基后也使用了十四个年号。)
明代之后。
大部分一个皇帝只使用一个年号。
另外。
先皇去世的当年一般情况下不更改年号。
等到次年继任者才会更改年号,以表示对先帝的尊重。
和当年崇祯登基时一样,大臣们推荐了四个年号。
分别是兴和,永平,太初以及天策。
(崇祯登基时推荐的年号分别是乾圣,兴福,咸嘉和崇祯。)
内阁首辅邱瑜解释四个年号的含义:“兴和寓意国家兴旺,君臣和睦。永平寓意长久之治,内外安定。太初者,万物之始也,寓意盛世之始。”
就在众人以为邱瑜会解释天策的含义时,邱瑜却停了下来。
天策有两个意思。
首先天策是一颗星星的名字,天策星又名傅说星。
傅说是人的名字,他与商高宗武丁一起开创了武丁中兴,有圣人之称。
其次天策是官职的名字。
大唐武德四年,秦王李世民因击败窦建德和王世充,被李源封为天策上将,位在王公之上,并许自置官属。
有唐一朝,只有李世民担任过天策上将。
随后的五代十国和宋朝,也只有六人担任过天策上将。
朱慈炯思考了一会后,首先排除了永平和太初两个年号。
可供选择的年号只剩下兴和与天策。
该选哪个好呢?
朱慈炯犯了难。
第(3/3)页